纳米矿粉在水泥基材料中的作用研究综述
纳米矿粉是指纳米级天然或人工的固体铝硅质氧化物以及金属氧化物,一般包括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 ,简写为 NS)、纳米碳酸钙(Nano-CaCO3 ,简写为 NC)、纳米粘土(Nano-Clay,简写为 NK)、纳米氧化钛(Nano-TiO2 ,简写为 NT)等。在水泥基材料中掺入纳米矿粉已成为世界范围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国内外研究者纷纷致力于此,尤以研究纳米矿粉在水泥基材料中发挥的作用为甚,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基于各种宏观试验和微观检测,各国对纳米矿粉在水泥基材料中作用机理的研究如火如荼,得到了不少有价值的结论。纳米矿粉在水泥基材料中的作用机理主要有:填充效应,水化活性,晶核作用,以及改善界面过渡区等。
水泥基材料水化内部微观结构是由未水化的水泥颗粒、水化产物及毛细孔等组成的,而纳米矿粉微粒因尺寸比水泥颗粒或矿物掺合材超细粉小数个数级,在水泥基复合材料中充当“微骨料”。纳米矿粉微粒能充填10~100 nm 的微孔隙,可以个体或集体的形式填充于水泥基材料内部的毛细孔、气孔或缺陷处,降低水泥基材料中总孔隙率,有效细化孔隙,降低临界孔径,优化水泥基材料孔结构,从而提高水泥基材料的密实度、强度和耐久性。图 1 是在三类复合材料微观体系。
某些纳米矿粉(如 NS),与普通矿粉(如硅粉)相比,颗粒尺寸更小,表面能更大,且表面有大量不饱和Si-O 残键及不同键合状态的羟基,表面欠氧而偏离了稳态的硅氧结构,这是其他纳米材料所不具备的微观结构特点,因此 NS 有高反应活性,对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影响程度更深。
如图 3,由于纳米矿粉表面活性键较多,掺入到水泥基材料中可作为水化过程中“现成”的“晶种”,使水化过程不必存在一个“形成 C-S-H 稳定晶核”的过程,而直接在纳米矿粉微粒的表面继续生长,形成的C-S-H 相,把松散的 C-S-H 凝胶变成纳米矿粉微粒为核心的网状结构,形成整体、均匀、致密的二级界面的最佳状态;且纳米矿粉微粒粒径越小,水化成核点越多,纳米材料晶核作用就越显著。这类模型对晶核作用原理的解释较为科学,目前广为采用。
界面过渡区是水泥基材料的薄弱环节。关于 NS 对水泥基材料结构优化机理的探索中,许多研究者将其归因于 NS 对界面过渡区水化产物及其结构不均匀性的改善。
如有研究采用 NS 浸渍或包裹骨料表面,减少了界面过渡区的孔隙率和裂缝数量、达到了优化目的。在水化过程中,纳米矿粉(如 NC、NS)中的活性成分除了与水泥水化产物中的 Ca(OH) 2 反应,增强水泥基材料的密实性外,也使水化产物的晶体尺寸变小,随时间推移,界面过渡结构逐步得到有效改善。Ji 的研究亦表明,纳米矿粉细化晶粒,提高界面过渡区硬度,使界面过渡区结构均匀化。
以上观点均较为合理地解释了混凝土界面过渡区优化的原因。
总体上,纳米矿粉材料对拌合物流变性影响研究较少,且主要集中于 NS,而 NS 在水中分散效果不佳,也不利于研究的进行。作为纳米材料的共性特征,纳米矿粉颗粒细小、比表面积大,导致材料需水量改变,进而影响水泥基浆体的流变性和凝结时间。
不同研究者在研究纳米矿粉对材料强度的影响时,所掺纳米矿粉的量相差较大,因而试验结果也有较大差异。如:Jo 等的研究显示,NS 掺量 6% 时可提高水泥基材料的 7 d 强度,且增长幅度达到 152%;Nazari得出的试验结论为占水泥基材料质量 4%的 NS 可提高混凝土强度 70%;Shih 等将0. 6%的溶胶态 NS加入水泥基材料中,提高水泥基净浆强度达 43. 8%;Li 等发现 3%和 5%的 NS 掺量可提高水泥基砂浆 28d 抗压强度达 13. 8%和 17.5%。
NC 掺入水泥基材料后,抗折强度及抗压强度均有显著提高。除 NS、NC 外,其他不同纳米矿粉对水泥基材料的改性效果不同,亦可不同程度提高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
在探究纳米矿粉改善水泥基材料耐久性上,有资料证实,与未添加纳米矿粉材料的基准水泥抗渗性对比试验中,NS 掺量在一定范围内,其渗透系数呈现降低的趋势,并且存在一个抗渗性最优点。
目前,纳米矿粉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实际工程应用较少,但基于对不同纳米矿粉颗粒在水泥基材料中作用机理的深入研究,有望在制备超高强高性能、长寿命混凝土中发挥作用,尤其以 NT 等功能性纳米材料所产生的自清洁和光催化效应最具发展前景。
伴随着材料微观试验技术的愈来愈普及化,对于纳米矿粉在水泥基材料中的作用机理和影响的揭示逐渐明朗。然而总体而言,由于纳米矿粉对水泥基材料作用机理和影响的研究历程相对较短,缺乏系统的理论及试验支撑,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现阶段,国内虽已有相关研究,但起步较晚、技术水平比较落后,某些方面成果过于片面和零散,对纳米矿粉在水泥基材料中的作用机理研究还存在着盲点,对其最佳掺量仍存在争议,及其对水泥基材料的体积稳定性的影响尚未见系统研究等等,是今后亟待进一步深入开展的工作,意义重大。
文章节选自:硅酸盐通报
作者:高博,陈瑜,唐旗